·滚动新闻

通讯员来稿存在的问题及人才培养路径

中国记者 76覽
设置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,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。”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,关键在人。如何让新闻报道产生广泛而持久的传播力,让新闻舆论工作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和引导力,这一切既需要记者与时俱进,不断武装自己,也离不开根植于人民大众之中的通讯员的“补位”与成长成才。现就地市党报通讯员来稿问题、队伍发展隐忧方面进行剖析,进而探究通讯员稿件如何改进、人才如何培养。

01

通讯员来稿存在的问题

作为一名地市党报“县区新闻”版二审编辑,笔者多年来与众多通讯员打交道。以笔者供职的《池州日报》为例,特将通讯员来稿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六点:

公文色彩浓。基层通讯员大多从事行政事务或党务工作,习惯照本宣科发表单位的报告、指示,喜欢罗列现象、面面俱到。因此,写新闻时会习惯性采用公文套路,将“一是、二是、三是……”“推动、推进、强化、增强、提升、完善……”之类词语贯穿全文。这种写法虽成稿快,但可读性差,干瘪枯燥,只见皮毛不见血肉,让人抓不住重点。如此“官样”文章到了编辑手里,怎么编也难以锦上添花,起不到较好的传播效果。

行文似散沙。通讯员来稿往往蕴含一些重要内容,但啰里啰唆几段话下来,不仅没有提炼出“真金”,反而把读者不感兴趣的内容裹挟到一起,可谓泥沙俱下,冲淡了新闻价值。实际上,这些“真金”有可能是一项新政策,也有可能是所在部门领导提出的新观点、新经验,作者未能将其挖出来“清洗加工”,奉献给读者,这种形如散沙的文章,让人味同嚼蜡。

语言欠推敲。有的通讯员下意识将官话套话写成了不说人们也明白的老话废话;有的通讯员喜用长句、大段落,文章洋洋洒洒不加控制,反而降低了读者的阅读欲望;有的通讯员热爱创作,感情充沛,时不时采用古诗词或散文化笔法,作出的文章却是形散神更散。

标题太随意。笔者在接收通讯员投稿时,经常会看到某某会议召开、举行、开幕等一句话新闻标题,仅从标题内容根本看不出这篇文章要给大家讲些什么。有的标题甚至与后文八竿子打不着,却仍自以为是地运用一些对仗、比喻的修辞手法,好像这样才能彰显作者的写作功底。

“硬伤”不断犯。从事新闻工作,需不断地积累、吸收新知识。如今,一些通讯员不太注重理论知识学习,对新术语、新名词的表述不准确,屡犯常识性错误,也就是所谓的“硬伤”。比如:将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表述成“为民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在十九届六中全会、二十大前不加“党的”二字……笔者对此反复修改过多遍,但同一通讯员下一次来稿里仍会出现同样错误。

主观评论多。在新闻报道结尾习惯性加上一段主观评论,似乎成为一些通讯员写作的通病。诸如“获得广大群众一致好评”“取得了极大提高”等评论性语言,放在新闻中说了跟没说一样,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。

02

通讯员队伍发展的隐忧

通讯员是地市级媒体不可或缺的一支新闻报道力量。在《池州日报》这份党报上,来自各行各业的通讯员每年采写的稿件数量几乎占据了“半壁江山”,可即便如此,稿件数量上的优势并不能掩盖当下通讯员队伍发展存在的隐忧。

其一,人才青黄不接。曾经的一批骨干通讯员随着年龄和资历增长,或提拔升迁,或身兼数职,或职业倦怠,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党报写稿上。而新一代通讯员又普遍稚嫩,业务难以跟上,导致队伍出现青黄不接。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,人们每天都会接触五花八门的信息,受到外界的诱惑多了,愿意沉下心来钻研新闻业务的人越来越少。

其二,兴趣逐渐缺失。报纸稿酬低,且标准多年不变,长期以来的低稿酬,对通讯员队伍后续力量的“补给”是缺乏吸引力的。从事文字工作是个苦差事,一些年轻通讯员对这个“出力不挣钱”的行当不再情有独钟,投稿兴趣渐渐降低。

其三,队伍相对萎缩。现在多为网络传稿,通讯员写完稿往邮箱里一发,编辑看着合眼就用,不用就弃之一边,双方鲜少能为一篇稿件进行面对面交流甚至网络交流。媒体对通讯员缺乏足够重视,造成通讯员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降低,通讯员队伍也随之相对萎缩。

03

对通讯员队伍培养路径的思考

办好地市党报的关键,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强、业务精、水平高、作风正的人才队伍。虽然打造会“十八般武艺”的记者队伍十分重要,但对通讯员队伍亦需尽心培养、精心呵护,应建立健全“爱才惜才”激励机制。笔者认为,可从如下方面着手:

(一)提高通讯员的内容生产力

在语言运用上,要帮助通讯员在炼字炼句上下功夫。纸媒的最大魅力是通过文字的吸引力、表现力去打动读者。如今,一些通讯员来稿之所以被编辑视作鸡肋,甚至改得面目全非,主要原因包括:用词不当、表述不准、要素欠缺、逻辑混乱、语言拖沓等,简单来说,就是语言不够简明流畅。对此,编辑一定要对来稿用心推敲,反复修改,使文章明快洗练、字字珠玑,为通讯员提供好稿范例。同时,还要协助通讯员尽最大努力把公文“演变”成新闻,把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“翻译”成清新生动、平白浅显的语言,使其改掉板着面孔说话的毛病。

在标题制作上,要激发通讯员打磨好标题的欲望。标题是新闻的“眼睛”。一个让人印象深刻、回味无穷的标题,既需高度概括新闻事实,也应为文章增色添彩。因此,符合编辑要求的标题必须富有思想,契合文章主题;简洁明白,一语中的,让人一见倾心;生动醒目,极具吸引力、感染力,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。具体而言,即可以多用比喻、拟人、拟物、对仗等修辞手法,巧用谐音、数字、口语,活用诗词、俗语、歌名,善于设置悬念等。若能综合运用好上述方法,呈现于报端的新闻就会变得更易读、更耐看。

在新闻选题上,要提醒通讯员时刻做个有心人。有的通讯员缺乏新闻敏感,写稿不知从何处下手;有的通讯员只会坐在办公室的文件堆里捣鼓文字,未能做到扎根基层,所以时常找不着好选题。其实,基层的新鲜事有不少,关键看你愿不愿做个有心人,能不能深入实际、深入群众,有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并挖掘它。在跟领导调研时、在街谈巷议中、在饭店就餐时、在回家的路上……只要你足够腿勤、眼勤、嘴勤,就有可能发现重要的新闻选题。此外,要鼓励通讯员培养勤记、勤写的好习惯。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,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。通讯员应把平时看到、听到的各种材料记录下来,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,一旦受到某一典型事实触发,就会形成比较深刻的新闻感受,写起稿子来才会得心应手。

在作品培优上,要倡导通讯员多创作精品佳作。“新闻富矿”在基层,广大通讯员也应树立精品意识、获奖意识,紧跟时代步伐,心中有大主题,下笔才有激情,写出让人入脑入心的优秀作品。《池州日报》3版为“县区新闻”版,是面向池州各县区通讯员开设的新闻版面。然而,因通讯员新闻素养参差不齐,站位高、打磨精、新闻价值强的稿件一年下来几乎凤毛麟角。一些通讯员甚至觉得,斩获新闻奖比登天还难。实际上,在近几年的安徽新闻奖评选中,还是有通讯员写的稿件从诸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。比如:一名贵池区通讯员的作品《全球最大绿色建筑骨料项目缘何“花”开贵池?》就获2019年度安徽新闻奖三等奖。为采写该篇报道,这位通讯员曾数次深入项目施工现场,采访多个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负责人,采访笔记达近百页纸。之后,他对大量素材进行精心筛选、反复打磨,最终将稿件塑造成精品。可见,通讯员只要肯动脑筋,深入一线,笔力强劲,就能写出新闻佳作。

(二)呵护通讯员的职业归属感

举办通讯员培训班,引导通讯员登堂入室。社交媒体时代,一些通讯员的新闻理念和写作手法逐渐落后,亟需高等院校专家学者、传媒领军人物以及本地党报的资深编辑、记者,给他们讲述新形势下的媒体发展趋势,教授他们最前沿的新闻专业技能。举办通讯员培训班,竭诚帮助和引导通讯员登堂入室,是地市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,同时也能强化通讯员的归属感,让他们感受到媒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照拂。

召开通讯员会议,激发通讯员荣誉感与成就感。新闻宣传工作不能只依靠宣传部门和媒体力量,还需要基层单位和社会各界每一位通讯员的大力支持。众人划桨开大船,百舸争流千帆进。定期召开通讯员会议,听取大家对办好党报的意见建议,有助于建设一支覆盖全市、年龄结构合理且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必胜的通讯员队伍,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。会上还可以通过评选表彰年度特约通讯员、通讯员优秀新闻作品,焕发通讯员的职业自豪感,让他们以荣誉为起点,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,鞭策自己不断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闻精品。

建立通讯员交流群,加强与通讯员通联工作。众所周知,通讯员一般都是各县区、乡镇写作能力相对突出的干部,刚开始给党报投稿时无不充满信心和热情,但如果稿件屡投不中,写的不足之处长期缺乏专业人士指导,他们将难以为继。于是,建立通讯员QQ群、微信交流群,已成为各级媒体加强与通讯员紧密联系的共识。党报编辑应该与通讯员心心相通,经常在线上和他们进行交流,与每个通讯员加好友,针对稿件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点拨,或是把修改后的稿子传给他们看,给他们以直观感受,引导其将新闻做得更加生动鲜活。同时,对通讯员写得好的、时效性强的稿件,第一时间予以刊发、反馈,助其树立信心,摆脱写稿的焦灼与迷茫。

地市党报还可结合本地实际,拿出“真金白银”,切实提高通讯员稿酬标准。如此,以尊重通讯员劳动成果为抓手,激发通讯员写稿、投稿的积极性,营造有利其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。

(三)强化编辑与通讯员的合作意识

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,单打独斗很难开展好新闻报道工作。报社编辑每日都在约稿、编稿,加班加点已是常态,缺少时间深入基层采访,但工作性质又要求编辑必须眼界开阔、信息灵敏,这就需要借助“外力”,全方位扩大自己的信息源。而通讯员有好的新闻线索,提前和编辑沟通,确定写作思路后再动手写稿,则更能有的放矢。于是,强化编辑与通讯员的合作关系,是打通地市报与基层群众之间“最后一公里”、实现新闻共赢的重要手段。

报社编辑要善于和通讯员打交道,在各行各业多结交一些朋友,经常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,他们就是你的“千里眼”“顺风耳”。朋友多了,新闻线索自然也就多。尤其是编辑在进行一些深度采访时,通讯员不仅会主动提供相关素材,还能帮助你和采访对象迅速建立一种融洽的信任关系,对采访大有裨益。此外,通讯员在与编辑共同采访、写稿的过程中,也能不断积累经验,提高专业素质。比如:如何发现重大题材,如何捕捉独家观点,如何推敲标题,如何运用细节和对话,如何进行材料取舍等,都是通讯员与编辑合作中需要用心学习之处。

(四)推动通讯员的全媒体转型

当下,传媒形态、舆论生态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,从事新闻工作的标准越来越高、节奏越来越快。正如记者急速向全媒体转型一样,广大通讯员也当不断开拓创新,朝着能采会编、能拍会剪、能说会录、能出镜主持的全媒体方向进军,为新时代的新闻事业建功立业。

地市党报要鼓励通讯员立足自身优势,走出舒适圈,通过网络直播课堂、远程在线教育以及到媒体跟班学习,主动钻研音视频、无人机、动画、H5、AR、VR等新技能,努力提高自身融媒素养。同时,激励通讯员将学到的新技能熟练运用到实践中,满足地市级媒体转型发展需要。

总之,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下,地市党报若想夯实自身重要传播工具和强大舆论平台的优势,必须建强用好自己的通讯员队伍,与这支“同盟军”强强联合,才能将更多高品质内容传递给广大读者,为媒体融合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。(作者系池州市传媒中心日报编辑部副主任)

本文刊登于《中国记者》2023年第3期

原标题为《通讯员来稿问题及人才培养路径探析》

编辑:梁益畅

新媒体编辑:杨子暄(实习)


海报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