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工新闻社10月2日电(程超、徐贤华)国庆将至,为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、筑牢法治安全防线。9月30日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公安局联合检察院、法院走进叶城县红军小学,以“国旗之下话法治?青春向党迎国庆”为主题,为师生送上一堂兼具爱国温度与法治深度的特色课程,让红色信仰与法治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。

活动中,民警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》为核心,将“爱国”主题贯穿始终,还特意带来崭新的国旗实物。鲜红底色与闪耀五星在阳光下格外醒目,瞬间吸引全体学生注意力。“国旗上的五颗星寓意深刻,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,四颗小星分别代表工人、农民、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,四颗小星环绕大星,象征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。”民警一边展开国旗、指着五星讲解设计内涵,一边结合实际案例,细致解读国旗在学校、广场等不同场所的悬挂规范,以及日常使用中“不得倒挂、污损、滥用” 等礼仪要求,每个知识点均紧扣“维护国家尊严”核心。
为让学生更直观体会国旗的庄重,民警现场示范升国旗时的标准姿态——挺胸肃立、行注目礼,眼神随国旗缓缓上移。“这个动作不是形式,是我们对祖国最真诚的致敬,是在心里告诉自己,要为国家繁荣富强努力。”生动的实物展示、接地气的案例讲解,让“国旗代表国家尊严”的理念深植学生心中,也让爱国主义情怀在潜移默化中融入青春血脉,实现“爱国”与“守法”同频共振。

在强化爱国教育的同时,考虑到国庆假期即将到来,民警还围绕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,结合校园欺凌、网络诈骗、交通安全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,开展简短实用的假期安全教育。“遇到陌生人搭讪,不要轻易透露家庭住址和父母联系方式”“看到同学被欺负,别冲动对抗,第一时间找老师或民警帮忙”,民警用学生易懂的语言拆解法律条文里的“安全密码”,既教大家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,也提醒严守法律底线,为平安假期筑牢防护网。
互动环节成为课堂“高潮”。“遇到危险该怎么报警才高效?”“为什么升国旗时要脱帽致敬?”民警接连抛出问题,学生们纷纷举手抢答,有的分享安全小技巧,有的提出困惑寻求解答。面对“升国旗敬礼的意义”这一问题,民警耐心回应道:“敬礼是对祖国的承诺,是告诉自己,要努力学习、成长为能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人。”问答间,爱国情感与法治认知进一步深化。

“以前只知道升国旗要敬礼,今天听警察叔叔讲完才明白,这不仅是规矩,更是对祖国的敬意!”学生艾克拜尔·麦麦提说。
学生古丽米热?阿卜杜热合曼表示:“这个国庆节,我要把今天学到的国旗知识、安全知识讲给弟弟妹妹听,让他们也知道要爱祖国、懂法律。”
2025年10月2日,共工新闻记者了解到,此次活动,既推动爱国意识、国旗尊严理念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,又通过贴近生活的实用普法为未成年人筑牢安全屏障,让爱国与法治深度融合、同频共振,切实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作者:程超、徐贤华
供图:共工新闻图片库、叶城县公安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