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工新闻社10月2日电(程超、徐贤华)9月25日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柯克亚乡一名牧民返程途经山区时,发现一只疑似“秃鹫”的野生动物滞留原地、无法起飞。因判断该动物可能为受保护物种且面临风险,牧民第一时间致电叶城县公安局环食药侦部门求助,清晰说明发现地点、动物外形及现场情况。

接到求助后,叶城县公安局环食药侦部门立即启动野生动物应急救助机制,一边联动柯克亚乡派出所,安排附近执勤民警携带防护装备、应急食物与饮用水赶赴现场,一边梳理当地保护动物特征以备现场辨认。民警抵达后,通过观察羽毛、喙部及体型,结合专业知识,初步确认该动物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——秃鹫。随后,民警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检查秃鹫身体,未发现明显外伤、出血或骨折痕迹,推测其无法飞行是因长时间飞行导致体力透支、饥饿缺水。

针对这一情况,民警当场为秃鹫投喂适宜的肉类食物与清洁饮用水,全程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引发应激反应,并持续观察1个多小时,直至其精神好转、可自主活动。为保障救助专业性与安全性,民警将秃鹫转移至柯克亚乡派出所临时安置,同时联系动物救助站工作人员前来,对秃鹫开展体温测量、羽毛评估、内伤排查等细致检查。经确认,秃鹫无重大健康问题,仅需补充营养与静养。此后,民警按野生动物救助分级流程,与叶城县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救助站对接,安排专用车辆将秃鹫送往县城专业救助站,由工作人员制定恢复计划,进行科学喂养与康复监测,待其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后择机放归自然。

救助过程中,民警还借契机向现场群众与周边牧民普法,讲解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》介绍秃鹫等猛禽的生态作用、保护级别及非法伤害的法律后果,并结合过往救助案例,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与应急处置方法,提醒群众发现类似情况时先保障自身安全,勿盲目靠近、投喂,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或救助专线,由专业人员处置。
此次警民联动救助行动,不仅为秃鹫筑牢“生命守护线”,更以实战案例提升了群众保护意识,彰显了叶城公安与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生态保护的责任担当,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夯实了基础。
作者:程超、徐贤华
供图:共工新闻图片库、叶城县公安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