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共工独家

让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“撑起一片蓝天”

共工日报社-共工网 54覽
设置

让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“撑起一片蓝天”

相关媒体报道,江西省瑞金市万田乡麻地村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,大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和旅游业,通过三产带动一产;该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让“村庄变成了公司、村民变成了股民”,增加了收入、实现了脱贫。2019年,瑞金市旅游总收入突破了100亿元大关,为全市整体脱贫做出了重大贡献。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常山庄村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,建成了沂蒙精神体验地,实现了文化、旅游、影视、产业、城镇化建设“五位一体”的融合发展,农民收入迅速提高、脱贫目标如期实现。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的吴云月,积极参与“红军的一天”体验式旅游接待服务工作,一年的纯收入就达到了1.5万元。

近年来,全国各地的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捷报频传、致富小康势头强劲。《解放军报》报道:2017年2月,江西省井冈山市成为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的第一个脱贫县。2018年7月,有“共和国摇篮”之称的江西瑞金在赣南老区率先“摘帽”。2019年5月,陕西延安各县整体脱贫。今年3月,贵州遵义8个贫困县顺利“摘帽”;4月26日,随着最后7个贫困县宣布退出,革命老区江西的2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;4月29日,金寨县等9个县(区)退出贫困县序列,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……

上述事例可见,虽然革命老区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、致富小康的道路有千条万条、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,但是,绝大多数都选择了一条共同的道路,那就是:打红色牌、走特色路,开发“红色”助脱贫、发展“红色”奔小康。

到2020年4月底,绝大多数的革命老区、贫困地区都摘掉了贫困县、贫困乡、贫困村的帽子,当前,正处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。

可以这么说,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阶段、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。前者之师,后者不忘。各地都要全面总结近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,认真汲取成功经验、大力弘扬红色精神,让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、撑起一片蓝天。

一、坚持不懈地、持续不断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、弘扬红色精神(如:大别山精神),灵活多样地、卓有成效地做好红色基因传承工作,以此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责任感、使命感、紧迫感和工作的自觉性、主动性、积极性。

通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,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地认识到,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,我们党的初心就是让广大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,我们的革命前辈、革命先烈干革命、打江山的最初目标就是为了让穷人有饭吃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他们抛头颅、洒热血,驰骋疆场、转战南北;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他们发动武装起义,建立红军队伍,开辟革命根据地…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他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。但是,由于诸多的原因,时至今日,仍然有一部分群众的家庭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:“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”。同为共产党员、均居神州大地,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有责任、有义务发扬革命传统、继承先烈遗志,为了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、为了老区人民的幸福生活,我们必须要动真情、用真心,出实招、干实事,扎实认真地、认认真真地做好新时期的宣传振兴、致富小康的各项工作。

通过开展“红色精神(如:大别山精神)研讨、宣讲、传承、弘扬”系列活动,让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广大红军将士和老区人民牺牲奉献、一心为民的高尚品质,切实增强干部职工驻村帮扶、结对帮扶的责任心、紧迫感,让他们带着感情结对子、扑下身子抓发展,真正把振兴乡村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。

二、广泛宣传、正面引导,切实增强老区人民群众特别是刚刚脱贫的群众加快发展、致富小康的信心和决心。

积极营造浓厚的氛围熏陶人。从道路交通、城镇建设、新农村建设、农民文化乐园及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,积极开展塑雕像、挂标语、建橱窗等各种活动,千方百计地将红色基因、红色元素渗入方方面面、融入各行各业,让人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红色基因的存在和红色文化的熏陶。

广泛开展丰富的活动教育人。每年确立一个纪念主题,开展一系列的纪念活动。比如:2015年以来,我们所居住的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就分别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、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、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90周年、新中国成立70周年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一军创立90周年为主题,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,着力营造“上下联动、人人参与”的浓烈氛围,让人受教育、受鼓舞,获启迪、强信心。与此同时,让党史部门牵头,党建、党校、宣传、文化、教育、关工委、老龄委等部门参加,广泛而又深入地开展送红色基因“进学校、进军营、进乡村、进企业、进机关、进社区、进网络”活动,把红色文化送到田间地头、把红色基因送进千家万户,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刚刚脱贫的群众受教育、获启迪、增信心。

三、加大外宣力度、打响红色品牌,着力提高老区的

知名度和影响力,以此促进对上争取政策、项目和资金,对外吸引人才、招商引资。

着力打响红色文化品牌,切实增强老区的魅力。比如,我们所居住的金寨县就可以紧紧围绕“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”“全国第二将军县”“两源两地”(中国革命的重要筞源地、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的简称)和“红色三地”等红色文化品牌,进行研究开发、集中包装宣传,千方百计地扩大影响,使其更加引人瞩目。

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,切实增强宣传的合力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,切实加大研究开发力度,积极撰写宣传革命老区红色文化、红色历史、红色人物、红色故事的文章,编写出版红色文化书籍。

面对面、零距离地开展宣传、推介和集中宣讲活动。组织精干人员、采取灵活方式,到发达地区、到上级机关去宣传老区、推介老区。

力争通过上述几种方式方法,争取一些国家级、省级改革创新试验示范县(区)项目,争取更多的政策性资金,引进大量的各类科技、实用人才和外商投资项目。

四、积极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,大力发展红色旅游,让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刚刚脱贫的群众尽快走上“以旅游增收入、以开发促发展”新型致富之路。

统筹考虑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。在摸清家底、弄清情况的基础上,邀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老区有关红色开发、红色旅游发展的规划,坚持做到“规划一盘棋”、建设分步走,有条不紊。

突出重点、强力推进开发利用工作。对潜力较大、条件成熟的项目先投入、先开发;着力推进集中联片开发和旅游线路的整体开发,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脱贫增收功能。

鼓励引导、支持带动贫困群众共同开发。制订出台优惠政策,引导和支持居住在旅游景点附近、旅游线路沿途的群众快行动、敢担当、大发展、早致富。

五、增强统筹协调能力,大力实施融合发展,把发展

红色旅游和必需与之配套发展的道路、交通、供电、供水、文化、教育、卫生、环保等紧密结合起来,着力优化投资环境,不断夯实发展基础,努力以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红色旅游发展,以红色旅游发展引领绿色旅游、带动乡村旅游、助推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,让有基础、有条件的农民兄弟尽快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、实现乡村振兴。

作者:胡遵远

地址:安徽省金寨县江店新城区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

【作者简介】胡遵远,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、金寨县档案馆馆长,金寨县红军和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、秘书长,金寨县政协委员、常委、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;六安市政协委员、六安市作协会员、六安市党史教育宣讲团成员;安徽省作协会员、安徽省党史教育宣讲团成员、安徽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“巡讲团”成员。先后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国家档案局、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等部门授予“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”“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”“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个人”“全省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”“六安市工业发展先进个人”“六安市优秀政协委员”“六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”等称号。


海报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