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工新闻社讯(记者 廖红麟)在汽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双模式电传递系统以其高效、灵活的特性成为行业焦点。江西省铅山籍发动机工程师黄云锋作为这一领域的先锋,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,为汽车的动力传递方案设计开辟了新路径。他的工作不仅推动了技术进步,更为绿色出行提供了更优解。近日,共工新闻记者再次采访了黄云锋。

图说:共工新闻社总编辑办公室副主任、记者廖红麟(右)和黄云锋工程师在一起。(共工社记者 廖静文 摄)
这次和黄云锋见面后,除了寒暄几句,就直接看他在此创新技术上改造的两台能开能跑的样车,一台是两轮车、另一台是三轮车。当记者问起为何没有四轮的样车时,黄云锋无奈地说:“经济方面很困难…”对此记者表示理解。于是他开始讲解和测试,果然是和他的技术方案一致:燃油发动机在去除机械变速器单元后仍然可以实现无级变速,且驾乘感受明显优于带机械变速器的同类车。两轮、三轮的均是如此,客观肯定了事实的存在,若应用在当前的纯燃油车和纯电车以及混动车,有以下优点:
1.可以整合和统一上述各类车系列。
2.采用该技术后就只需要此款油电两用车即可满足驾乘需求。
3.该技术实现了用油和用电两套独立的驱动,即短途用电驱、长途用油独立运行,可以把电池组拿掉也没有丝毫的影响,这是当下任何一款车都做不到的。
4.成本问题不升反降,而且幅度较大,用车更舒心。
5.和同类型燃油车相比,测试数据能降低35%左右。粗略估计,全国乃至全球每天35%是一个巨大的数字,其价值不言而喻。
黄云锋的成果不仅打破了技术封锁,更开辟了汽车动力系统的新路径。他期望与行业同仁共同推广这一技术,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迈向更高效、更环保的未来。正如他所言:“人生提供了舞台,就要尽情绽放。”这份以匠心守护初心的坚持,正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砥砺前行的缩影。
作者:廖红麟
供图:共工新闻图片库







海报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