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“深”入鹏城实践团队,赴深圳、东莞两地开展以“感应时代脉搏,领略发展成就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,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探寻特区精神的密码。
七月八日,实践首站,队员们探访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馆。“时间走廊”内,历史的影像与实时数据形成鲜明对比,展现了深圳四十多年建设以来取得的光辉成果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;从蛇口工业区“开山第一炮”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高楼林立,从“三来一补”加工车间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,队员们沿途参观,感受经济特区的活力、领略改革开放背景下特区人们的建设热情。
七月九日,实践团队来到东莞华为松山湖基地,走进这所最传奇、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。讲解员带领队员参观了园区,并对华为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业务做了介绍。即使面对西方国家的科技封锁和贸易壁垒,华为全体员工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不断攻克技术难关,最终实现从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甚至“领跑”的伟大超越。华为的突围之路正是中国自主品牌崛起的缩影。
此时正值炎炎夏日,前来参观学习的团队仍络绎不绝。在环绕园区运行的列车上,一阵笑声和掌声引起了队员的注意。一群身着西装的外国人一边与同行的人员合影,一边竖起大拇指称赞。尽管语言不通,在场的人都能领会到这激动和喜悦的氛围。
七月十日上午,队员们前往了大亚湾核电基地参观,基地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了大亚湾核电站建造、运行和发展的历史。项目建设正值改革开放初期,曾面临重重困难;经过相关科研团队的深入调查研究和政府的努力,最终于大亚湾建成了这一伟大的工程,为祖国的核电事业奠定了基础。其波澜壮阔而又饱含艰辛的发展历程,让队员们切实体会到了独立自主、艰苦奋斗的精神。
七月十号下午,队员们来到大鹏所城。安静古朴的小巷里,陈列着岭南地区悠久而珍贵的古迹、文物和照片;所城作为明清两代中国海防的军事要塞,详细记录了华夏先辈们生活和战斗的场景。在讲解员的介绍下,队员直观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东南海防军民的爱国主义热情,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不惧外侮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。
今天,我们新时代青年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;回望历史,我们学习前辈们鼓足干劲、迎难而上、不畏艰苦的卓越品格。面向未来,我们新时代青年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,传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。他们的精神犹如星辰,为我们指明前行的道路。特区的故事时刻提醒着我们,无论何时何地,我们都应勇立潮头、砥砺前行、奋发图强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供稿:(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图文/谭锦程)
编审:李阳
签发:张渝